从“招商引资”到“招商投资”的蜕变 联盟街道领跑盘龙区楼宇经济!
| 招商动态 |2018-05-15
如果说
盘龙区是昆明楼宇经济的引擎
那么
联盟街道俨然已是盘龙区楼宇经济的领跑者!
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平台,一栋商务楼就是一个“聚宝盆”。楼宇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型经济形态,已成为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潜力巨大。
俯瞰盘龙区的楼宇经济版图,沿北京路从南向北,从拓东路到沣源路,共有82栋投入使用的楼宇,其中联盟街道投入使用楼宇就占23栋。不仅如此,联盟街道还孕育了俊发中心、同德昆明广场、现代广场3栋亿元楼宇,金尚壹号、金尚俊园C座等7栋千万楼宇。这些楼宇的崛起也激发了巨大的经济动力,仅2018年一季度,联盟街道就完成了税收及固定资产投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实现开门红。如果说盘龙区是昆明楼宇经济的引擎,那么联盟街道俨然已是盘龙区楼宇经济的领跑者。借势借力谋发展
科学制定规划
“联盟街道地处城市核心圈,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联盟街道经济科科长施凌虹认为,联盟街道楼宇经济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前期的规划。
2008年,城中村改造在昆明开展开来,联盟街道以拆改快进为“牛鼻子”,启动张官营城中村改造回迁安置房项目,拉开了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序幕。到2013年全面拆迁完成,联盟街道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城中村改造的街道。
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联盟街道按照盘龙区联盟次商务中心总体规划布局,以“四纵”(穿金路、万宏路、北京路、万华路)、“四横”(环城北路、联盟路、白云路、北二环路)主要道路沿线和周边片区开发为重点,打造聚集人气、汇集商流的商业带,使联盟成为北市区的核心商业片区之一。在这些楼宇的打造上,联盟街道十分注重商务楼宇的业态布局,合理调整周边业态,构建商务休憩中心,配套发展酒店式公寓、商务酒店等商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商务氛围。此外,还注重政府、业主、企业、物管公司多方联动,精心营造绿化、市容、治安、交通、公共文化、公共服务软环境,推动楼宇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共生。通过高效利用空间资源,并以商务楼宇为载体积极带动楼宇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联盟街道形成了“建成一栋,繁荣一片”的能量集聚和功能辐射效应。
如果说城中村改造为联盟的发展腾出了空间,那么,北京路、地铁2号线等交通路网的完善,则为联盟街道带来了新机遇。地铁1、2号线运行3年多以来,日均流量达到50万人次,从地铁2号线白云路口出来后,不用乘地铁到地面上,直接从检票口左转就能进入昆明同德广场的地下商场,不仅免去了“最后一公里”的困扰,而且还激活了商场的人气。北京路、白云路等昆明的多条主干道,通畅方便的地铁2号线都能很快到达联盟街道的各个楼宇商业带。随着地铁4号线、5号线的加紧推进,涉及到联盟街道的多个站点,又将为联盟街道楼宇经济的发展营造更好的交通环境。
高效“保姆式”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好了,不仅可招“财”来,更会引“才”到。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加法”,简政放权是“减法”,做好优化服务是“乘法”。
联盟商圈的发展与“亿元楼”的崛起离不开相应政策的扶持。2016年,盘龙区出台了《盘龙区关于加快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盘办通〔2016〕50号)、《盘龙区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盘办通〔2016〕117号)等文件,为盘龙区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联盟街道早在2011年,就出台了《关于发展楼宇经济的实施方案(试行)》《联盟街道发展楼宇经济综合目标考核责任书》以及《联盟街道辖区楼宇物业管理公司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街道、社区、物管三方的职责范围,将楼宇招商引资和协税护税工作与物管企业的日常工作挂钩,通过与辖区楼宇物管公司签订责任书,全面调动楼宇物管参与楼宇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走进同德昆明广场,除了有问讯处礼貌热情的接待,一个写有“楼宇服务中心”的展牌格外显眼,从上到下罗列了楼宇服务中心主任、楼宇首席服务员,以及经投局服务员、国税局服务员、地税局服务专员、市场监督局服务专员、人社局服务员、属地派出所服务员等8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信息,并附上照片、姓名、工作职责,及联系方式。
“这是盘龙区在云南省首创的‘1+1+6’楼宇服务模式,这也是吸引大企业、大项目争相落地的‘独门秘诀’。”作为同德昆明广场的楼宇首席服务员,施凌虹每周除了需要在办公室处理的事情外,不是在企业里交流,就是走在去企业的路上。施凌虹说,“1+1+6”楼宇服务模式就是根据各个企业的需要对其进行暖心服务,全方位对一栋楼宇进行“保姆式”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