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浦口】砥砺奋进五年:江浦街道:以民生服务为本 助经济建设发展
| 招商动态 |2017-11-03
5年来,江浦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街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紧扣“发展、服务、民生”这一工作主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足干劲,奋力拼搏,不断做好为民服务、服从新区建设,全力推动“强富美高”的新江浦建设,全面开启发展新篇章。
作为区政府所在地,江浦街道始终将经济建设和发展放在工作首位。十八大召开以后,市场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此,江浦街道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功能定位、区位优势等因素进行认真研究分析,逐步转换了发展思路,主动推进了街道园区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为街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同期声江浦街道经济发展办主任 唐高峰:自2012年以来,江浦街道沉着地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由传统的先进制造业型镇街逐步向现代服务业型镇街转型,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逐步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园区的一批老的企业,也是逐步意识到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一个转型发展的一个需求,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园区已经有春朝有色(金属)一批企业已经成功转型,另外已经有伊凯科技一批企业在逐步转型过程中,可以说未来这批企业的成功转型,将为街道注入新的活力。】
2015年,南京江北新区成功获批后,江浦街道积极招商引资,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推动南京众创空间载体建设工作。近年来,全街经济实力稳步有增,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迈入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江浦街道的“商圈”也开始陆续崛起。大润发超市、浦口市民中心、金盛田广场等一系列体育、文化、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相继开门迎客,不断满足周边人群的需求。此外,虹悦城、宝隆时代广场、印象城、白马邻里中心等多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未来将为江浦百姓提供更多的休闲活动场所。
除了经济建设,5年来江浦街道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不老村为例,5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未经开发的小山村。
【同期声江浦街道旅游办主任 林其华:原来村庄环境比较差,道路那时候都是石子路,遇到下雨天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在13年我们街道实施了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街道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的房屋进行翻新改造,这项改造工程大约在2015年基本上全面建成,当时街道就是力求打造老山脚下一个生态乡村旅游区,目前来讲不老村已经建成了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经过打造升级,江浦街道美丽乡村景点年均接待游客达2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同时,不老村和桃源谷两个景点也一起获评“2016南京最美乡村——最佳休闲地”。
如果说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硬实力,那么街道的软实力就体现在了服务工作和城市管理上。2015年开始,江浦街道着力打造全科政务,市民在任意一个服务窗口办理业务,都能一站式办结。
【同期声 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 周媛媛:全科政务运行以来,我们的居民在我们任何一个全科窗口,即可办理民政、残联、卫计、劳动保障、税务代征和集体资产交易六大类,一百三十余项,实现了一口气清导办,一门式受理和一站式服务,大大节约了我们居民的办事时间,这样一来居民度满度的得到显著提高。截至目前,共计受理业务6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
在城市形象建设上,江浦街道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及263专项行动,强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管理,开展工地扬尘及城市河道整治,对污染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
同时,江浦街道在全区率先试点“大联勤”工作模式,将整个辖区细化为190个联勤网格,通过构建大巡防体系,组建起一支2340人的网格化巡防队伍,以街道联勤指挥中心为平台,通过实行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环保巡查、平安法治、区域党建、群众工作七方面内容,以条目式形式细化日常巡查工作内容,实现辖区范围内群众诉求、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等社会治理基本信息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传导和处置。
【同期声 江浦街道党工委(统战)委员吴元杰:坚持当天问题当天处置,每周点评每周工作,每月对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谋划,坚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现联体指挥、联合巡防、联动处置,然后呢不留空白,确保我们社会问题能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得到及时发现处置,让执法力量能够沉边到底,迅速的解决相关的问题。】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